合肥在线讯(记者 王晓峰 文/摄) 5月20日,安徽省委宣传部“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合肥新站高新区。如今,这里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做好“芯、屏、器、合”四篇大文章。全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合肥发展“全新一站”。
京东方10.5代线厂区鸟瞰图
全力开启战新产业发展之路
“芯屏器合”是新站高新区的发展格局。“芯”是指芯片,即集成电路产业,新站高新区有全省首个12吋晶圆代工企业、合肥市首个百亿级的晶合集成项目以及一系列的芯片设计、制造、封测项目;“屏”是指显示屏,即新型显示产业,以京东方为龙头,带动上下游几十家企业的集聚,产值近千亿;“器”是指机器人,即智能装备制造及工业机器人产业,以国轩高科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池,以中车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以欣奕华、通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等等,“合”是指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建设。目前,该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占全区的90%以上。
在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内记者了解到,这是一家专业从事AMOLED柔性显示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维信诺始终坚持从基础研究,到中试生产,再到大规模量产的发展模式,构建了完整、扎实、可持续的研发和产业化平台,积累了7000余项专利,主导并参与了4项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的制修订,荣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等殊荣。
“维信诺(合肥)G6全柔AMOLED生产线项目是安徽省内第一条AMOLED产线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有力抢占下一代显示技术高地,巩固合肥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领先地位,尤其对抢抓未来新型显示器件市场爆发核心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提升我国在全球新型显示产业的地位,推动我国从显示大国到显示强国的转变,带动以面板为核心的制造产业发展。”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告诉记者。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建设并运营全球首条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京东方自主建设的合肥10.5代线,其整体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及采用的核心工艺技术均为业界最高水平。该产线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吸引了产业链集群化高端布局,对拉动我国半导体技术、光学光电子技术、材料与装备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五家公司从事硅基OLED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视涯是技术实力最强、产能规模最大的一家。合肥视涯技术有限公司总投资24亿元,建立世界上首条专注于12吋晶圆的硅基OLED微型显示创新研发中心和量产生产线。2019年7月,公司已经成功点亮两款产品,现阶段正在进行工艺优化和良率提升,并开始为客户提供小批量送样产品。一期项目满产后,不单能解决国外对国内该技术的“卡脖子”问题,而且,项目产能全球第一。
维信诺全柔AMOLED显示屏
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新站高新区从最初的商贸物流业,到2006年转型发展工业,再到2009年以京东方的落户为起点,新站区真正开启了战新产业的发展之路。
到2019年,战新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0.8%。伴随着京东方从6代线、8.5代线到10.5代线的跨越领跑,新站也形成了上游装备、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产业整体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均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可以说是“十年之前无中生有,十年之后世界一流”。
“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落户,短短十来年的时间,新站涌入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产业工人,另外在我们的高教基地有19所高校、10多万的大学生,他们为新站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新站高新区下辖五个大社区,常住人口达到40万。”合肥新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路军介绍说,目前区内已形成“三横三纵”的快速路网与“七横七纵”的主干路网,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已开通运行,正在建设中的1号线延长线、4号线也将穿区运行,新站通往市中心、通往市委市政府的交通越来越方便了。
“我们还致力于实现产业、城市、人的融合发展,在生态环境方面,深入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排长制、林长制,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城市绿化品质。2020年计划安置12332套房,本着以民为先的原则,为群众打造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路军表示。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新站高新区聚焦“六稳”和“六保”,加快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找市场销路、找生产原料,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抢时间、补损失、赶进度、促发展。今年1至4月份,新站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限上服务业增速等多项指标在全市领先,降幅均已明显收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进出口总额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截至5月上旬,该区2000家企业、400家“五上”企业(除一家影院外)已全面复工,其中包括121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员工返岗率96.48%。
“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新的挑战,也给产业带来了优化升级的新机遇,我们在危重寻机开辟新赛道、新战场,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找回来,以高质量的复工复产,实现高质量的跨越发展。”路军说道。